日期:2017年3月3日
地點:台南七股
人員:TORI賴堅戊、林昆毅;TTC陳譽明、鄧信豪
目的:中心已發展海洋雷達測流系統,可提供近即時、大範圍、全天候之表面海流流場資料,但受雷達頻寬使用的限制,目前有海流資料的解析度低及沿岸地區空白帶較大等問題。因此向國家通訊委員會(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;NCC)申請加大雷達頻寬使用,但該頻段頻率已被其他單位先行取得,為進一步協調申請,故需提供TOROS發射雷達波對於陸地側影響評估給其他使用單位參考。本案委託第三方無線電通訊技術專業單位-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(Telecom Technology Center;TTC)執行TOROS雷達陸側功率量測作業。
量測範圍:
如圖1所示,以TOROS七股站(SITE)為中心,陸側方向每2.5公里、5公里、7.5公里、10公里各測量5筆七股站發射之4.58 MHz及5.262 MHz雷達功率、頻譜資料等。
圖1、測量點位
量測方法:
1. 頻譜分析儀設定:
● SPAN(頁面顯示頻寬):1 MHz
● R BW(解析積分頻寬):30 kHz
● V BW(格點顯示頻寬):30 kHz
● Detector(分析方法):Peak及Average /RMS
● Trace(追蹤方式):Max. Hold
2. 量測時間:Peak及Average / RMS 各60秒
3. 量測系統圖:
圖2、左為使用頻譜儀;中為接收天線;右為站點測量作業
量測結果:
由表一功率資料顯示,於測站天線下方量測之功率為12 dBm,離測站2.5公里處量測之功率約為 -33至 -44 dBm,離測站5公里處量測之功率約為 -37至 -56 dBm,離測站7.5公里處量測之功率約為 -40至 -49 dBm,離測站10公里處量測之功率約為 -44至 -54 dBm,說明中心雷達系統發射功率於陸側向受陸地影響時會大幅度降低,離測站2.5公里處已下降約50 dBm。
由圖3之頻譜資料來看,離測站2.5公里處,發射功率與背景雜訊差約30dBm,離測站5公里處,發射功率與背景雜訊差約20 dBm以下,離測站7.5公里處,發射功率與背景雜訊差約10 dBm以下,離測站10公里處,發射功率幾乎存在於背景雜訊中,說明發射功率隨著陸地吸收作用,離測站越遠,發射功率越弱,超過測站10公里外之發射訊號將為背景離訊所取代。
表一、各測站量測功率值
圖3、各測點所量測之頻譜圖